识字大师是一款最近在抖音十分火的休闲解谜游戏,以文字为主题的各种趣味玩法,也可以让小朋友在边玩的同时边认识字!很多朋友悍妇李清照这关还没过吧?快来看看悍妇李清照这关的通关攻略吧!
1 、【悍妇李清照】关卡不和谐是西瓜 、通缉告示 、打牌 、名贵手表 、囚服 、禁书 、唐 、受害者 、砍刀 、腿毛
2 、图中树上挂着通缉告示,人物手里拿着牌,手上戴着手表,衣服里面是囚服,石头上放着禁书
3 、右上角的唐应该改成宋,石头后面有砍刀,地上有西瓜,点击人物的裙子,会露出腿毛
李清照与赵明诚的婚姻,为什么会被誉为知识分子理想婚姻的典范?
赵明成对李清照的经历发生了变化。李清照的男子气概,但他不知道自己在哪里。啊,充满了女孩的天真,诗歌的才能,骑士的骑士精神。牧师和牧师的悔改也是写天才出生的情况。这个人真的很棒。赵明成绝对很难爱她长久的爱。我不记得我在哪里读过一句话,说李清照的估计是不错的。恐怕这是人们说话的恐惧。但这只是一团糟。只有我。我想我会与赵明成混淆。逢谷不是重要的事情。爱的才能很重要。他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人之一。今天是春分。傍晚的风会映山红吗?
但是没有一个经历过战争的人过着平静的生活。宋代女诗人李清照(1084-约1155年)也不例外。李清照可以说是白富美的代表。她出生于一个学者家庭。他的父亲李格非是苏轼的学生。他既是囚徒又是神父,他的书非常丰富。母亲是冠军冠军的孙女,她非常识字。在这样的气氛中成长,李清照“从小就有诗名,能够接近前辈”(王卓的“笔集满志”),受到著名文学大师的伟大弟子的影响。
后来,她与也是官僚的赵明成结婚,并结婚了。尽管由于官僚斗争,她已被降级到北京,她的家乡和丈夫的家乡,但生活总体上是稳定而和谐的。金正秀将宋慧宗和宋钦宗都带走后,国家陷入动荡,赵明成死后,李清照继续奔赴宋朝,以保存众多的金石。与丈夫分享的绘画作品。从此,李清照遇到了人,经历了再婚,离婚,最后死于寂寞。看完李清照的诗后,我觉得她与赵明成的婚姻是完美的。真的是这样吗?
这样的好缘分自然使两人走进了婚姻殿堂。当时,李清照的父亲是礼节部成员,赵明成的父亲是大使,他是法院的高级官员。尽管旧党与新党之间存在对抗,但这是正确的做法。当时,在研究中没有薪水的赵明成,不得不去典当行买几件衣服,换了些钱,然后走进了热闹的香果庙市场。买回他们最喜欢的铭文和水果后,这对夫妻“扮演了亲戚”。
读书积累过的经典古诗素材 【荐】
读书积累过的经典古诗素材(篇一)
1.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史记•太史公自序)
2.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唐•杜甫•蜀相)
3.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唐•杜牧•寄扬州韩判官)
4.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宋•柳永•凤栖梧)
5.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唐•李贺•南国)
6.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明•冯梦龙•警世通言)
7.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宋•张先•天仙子)
8.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唐•王昌龄•出塞)
9.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10.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唐•杜甫•春望)
11.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唐•李白•渡荆门送别)
12.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唐•刘禹锡•竹枝)
13.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李白•论诗)
14.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明•汤显祖•牡丹亭)
15.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6.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17.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杜甫•春夜喜雨)
18.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宋•徐元杰•湖上)
19.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宋•王安石)
20.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荀子•劝学)
读书积累过的经典古诗素材(篇二)
21.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唐•李商隐•霜月)
22.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宋•秦观•鹊桥仙)
23.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唐•杨巨源•城东早春)
24.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海.(唐•李白•江上吟)
25.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杜牧•清明)
26.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27.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8.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李绅•悯农)
29.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杜牧•山行)
30.事如芳草春长在,人似浮云影不留.(宋•辛弃疾•鹧鸪天)
31.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32.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宋•陆游•文章)
33.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唐•李商隐•夜雨寄北)
34.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唐•李白•早发白帝城)
35.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36.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37.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宋•欧阳修•蝶恋花)
38.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唐•白居易•放言)
39.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南朝•刘勰•文心雕龙)
40.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宋•欧阳修•戏答元珍)
读书积累的名言
1.书籍是你的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它非常忠实。雨果
2.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3.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
4.读书时,我愿在每一个美好思想的面前停留,就像在每一条真理面前停留一样。爱默生
5.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6.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人都向往知识,一旦知识的渴望在他身上熄灭,他就不再成为人。南森
7.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于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温情的安慰者。巴罗
8.书籍使人们成为宇宙的主人。巴甫连柯
9.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丘
10.为学犹掘井,井愈深土愈难出,若不决心到底,岂得见泉源乎?张九功[明]
11.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孔丘
12.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13.人离开了书,如同离开空气一样不能生活科罗廖夫
14.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终生的伴侣,最诚挚的朋友。高尔基
15.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陶行知
16.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劝学》
17.善于想,善于问,善于做的人,其收效则常大而且快。谢觉哉
18.读书即未成名,究竟人高品雅。修德不期获报,自然梦稳心安。《对联集锦》
19.足行万里路,胜读万卷书。
20.凿壁偷光,聚萤作囊忍贫读书,车胤匡衡。(元)许名奎
21.书籍能引导我们进入高尚的社会,并结识各个时代的最伟大人物。斯迈尔斯
22.知识有如人体血液一样的宝贵。人缺少了血液,身体就要衰弱人缺少了知识,头脑就要枯竭。高士其
23.不下决心培养思考的人,便失去了生活中的最大乐趣。爱迪生
24.勤奋就是成功之母茅以升
2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26.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荀况
27.读书之于精神,恰如运动之于身体。爱迪生
28.学如才识,不日进,则日退。(清)左宗棠
29.贫寒更须读书,富贵不忘稼穑。(清)王永彬
30.书籍是培植智慧的工具。夸美绍斯
31.书籍是人类思想的宝库。乌申斯基
32.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刘向
33.我们知道的东西是有限的,我们不知道的东西则是无穷的。拉普拉斯
34.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示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需要急思量。陆九渊
35.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36.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统。莎士比亚
37.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匆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益也。郑板桥
38.好书是伟大心灵的富贵血脉。弥尔顿
39.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莎士比亚
40.人离开了书,如同离开空气一样不能生活。科洛廖夫
41.知识是引导人生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灯烛,愚昧是达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障碍,也就是人生发展的障碍。李大钊
4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韩愈
43.学从名利入手,如无基之房,垒砌纵及丈余,一倒莫救。颜元
44.知识就是力量。培根
45.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去和未来文化生活的源泉库法耶夫
46.大师们的作品在我们心灵扎根,诗人们的佳句在我们血管中运行。我们年轻时读了书,年老了又把它们记起。赫兹利特
47.用心不杂,乃是入神要路。黄山谷[宋]
48.书,能保持我们的童心书能保持我们的青春。严文井
49.藜羹麦饭冷不尝,要足平生五车书。(宋)陆游
50.学者有自立之志,当拔出流俗,不可泛泛与世浮沉。(清)唐斌
51.我们自动的读书,即嗜好的读书,请教别人是大抵无用,只好先行泛览,然后抉择而入于自己所爱的较专门一门或几门但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现实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鲁迅
52.读书务在循序渐进一书已熟,方读一书,勿得卤莽躐等,虽多无益。胡居仁[明]
53.没有书籍的屋子,就像没有灵魂的躯体。西塞罗
54.看书和学习是思想的经常营养,是思想的无穷发展。冈察洛夫
55.人之不学,犹谷未成粟,米未饭也。王充
56.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严如玉。
57.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郑板桥
58.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
积累坚持的读书名言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2、要多读书,但不要读太多的书。 -B.富兰克林
3、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4、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6、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7、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8、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9、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10、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高尔基
1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1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1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1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15、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惠普尔
16、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雨果
17、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8、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于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温情的安慰者——巴罗
19、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20、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21、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夫·托尔斯泰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24、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25、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26、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27、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28、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29、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30、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3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32、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3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34、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35、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36、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人物素材积累:《鸿门宴》项羽
项羽其人
项籍,字羽,下相(今江苏宿迁西)人,秦末重要的反秦之一。楚国将门后裔,楚亡后,他随叔父项梁流亡吴中(今江苏苏州)。秦二世元年(前二0九),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振臂一呼,揭竿而起,项羽随项梁在吴中举兵响应。二十四岁的项羽,被人民起义的急风暴雨推上了历史舞台。曾领导起义军消灭秦军主力,自立为西楚霸王。后被刘邦打败,突围至乌江(在今安徽和县),自刎而死。与之有关的成语故事有:取而代之、先发制人、破釜沉舟、以一当十、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沐猴而冠、四面楚歌等。
1、少怀壮志,志向远大,不甘为人下
(1)少时聪明,但学写字和剑法都没能坚持。结果被叔父项梁责备,就满不在乎地说出了:“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念书识字有什么用处?学会了,不过记记自己的名字;剑学好了,也只能跟几个人对杀,没什么了不起。要学,就要学打大仗和万人对敌的本领。)的豪言,令项梁很高兴,遂教其兵法。从其豪言中可以看出,项羽并不甘为人下,要一鸣惊人。
(2)秦始皇巡游会,项羽与父同去观看,发出“彼可取而代也”(那个人我可以取代他!)的惊人之语。吓得项梁忙掩其口,警告他不要乱说话。此即成语取而代之的故事由来。他年纪轻轻就可以说出这样的话,而项羽最终尽管统治地位不长久,但也的确带领起义军灭了秦朝。他在摧毁秦王朝暴虐统治的斗争中,立下不可磨灭的功绩。
(3)当会稽守通向项梁表达了希望先发制人揭竿反秦,以免后人受制于人的时候,不甘为人下的项梁和项羽就马上把他杀了,接收了他的部下,自己登上的地位,组织反秦。
2、率直爽朗,坦荡淳朴,以诚待人
(1)在攻占黄城后,他听取了外黄城十二三岁小孩子关于收取民心的建议。
(2)鸿门宴上,对樊哙的“闯宴”大度且容忍,只因欣赏樊哙的英武气质。
(3)在与刘邦的争斗中,对于刘邦划分鸿沟,约定中分天下的和解条约都信以为真并努力维持。
3、勇猛无敌(英勇善战)
(1)身材魁梧,又有才能勇气,吴中的年青人,都很敬畏他。
(2)项羽“身长八尺,力能扛鼎”,有拔山盖世的勇力(“力拔山兮气盖世”)。正是由于这一点,使它在追随叔父项梁的反秦斗争中屡建奇功。项羽正是靠着他所向披靡的勇力在秦末农民起义中节节取胜,夺得了西楚霸王的统治地位,最终登上了权力的顶峰。
(3)(项羽与敌将对阵,经常只要嗔目视之,就令敌将闻风丧胆。)楚汉双方在广武对峙时,项羽派出三名壮士向刘邦挑战,结果都被刘邦的射手楼烦射死。项羽一怒之下拍马出阵,“嗔目叱之”,竟吓得楼凡“目不敢视,手不敢发”,拔马逃回军中。
(4)救赵是的体现。巨鹿之战,置之死地而后生,九战九捷,大破秦军,秦将苏角被毙,王离被活捉,涉间不降,自焚身亡,章邯向南溃逃,项羽取得了巨大胜利,奠定了项羽在反秦历的地位。也充分体现了项羽的骁勇善战。
秦二世二年冬十月,楚王派卿子冠军率军援赵,宋义行军至安阳,便安营扎寨,整四十天按兵不动,项羽请战,宋义拒绝并说:“夫披肩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连策,功不如义。”之后仍旧“饮酒高会”而不顾“天寒大雨,士卒冻饥。”项羽怒不可遏,便于“晨朝上将军宋义,即其帐中斩宋义头”。随后派英布,蒲将军率两万兵救巨鹿,但“战少利”“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甄,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这即是历有名的巨鹿之战。
(5)项羽在乌江自刎前的逃亡途中,汉将杨喜穷追不舍,项羽勒马回首,竟吓得杨喜人仰马翻,兵退数里。
(6)垓下失败后,他引兵东向逃到东城时,只剩二十八骑,而汉兵有数千人之多。项羽将仅有的二十八骑分为四队,鼓动余部做最后拼杀,向四面突围。他身先士卒,率先冲向汉军,斩杀将军数十百人。最后,项羽退至乌江,江上有一船可渡河而逃,但他因当年率西击秦军的江东八千子弟没有一人生还,竟不肯渡江。赠出乌骓马后又与汉军展开搏斗,相继杀死数百人。最终身负重伤,对乌江自刎而死。这突出他勇猛刚毅的英雄气概,不愧为一代豪杰,李清照有诗云:“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是对项羽的评价,垓下之战,即使项羽后来只剩下二十八骑,面对汉军几千骑,仍毫不畏惧,只丢失两骑,就把对方杀了几百人。
4、重情重义(有恭敬慈爱仁者之心)
(1)垓下之围中,项羽“夜闻汉军四面楚歌”大为惶恐,项羽面对其随军宠妾虞姬和心爱的乌骓马,不禁感慨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呜喑悲慨,凄凉动人,这是项羽本人面对自己经历和面对失败的心路写照,英雄气短,儿女情长,千古有心人莫不下涕。歌声在铁马寒风,夜月刁斗的军营中回荡,令人伤感唏嘘!情不深无以至此!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项羽在战场勇猛杀人如麻以外深情至切的另外一面。此时的项羽不再是杀人不眨眼的 暴君,也不是意气风发的英雄,他只是一个真情流露的男儿。他用情之深之真,在他英雄的身份之上更让人唏嘘不已。他和虞姬的爱情也传唱至今。英雄末路的悲凉和爱情的凄美共同造就了这千古姻缘,让人难以忘怀!
(2)项羽也“项羽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项羽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饮食。”他不杀刘邦,也不杀其父亲和妻儿。
(3)在垓下之围中,他悲歌辞美人,意气慷慨;
(4)在乌江畔,他马赠亭长,情调悲凉,
(5)自刎而死,为仇者成“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