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陷害了兔子罗杰

发布时间:2024-10-09 11:26:59 来源:君肯网

1988年由斯蒂芬斯皮尔伯格担任制片的《谁陷害了兔子罗杰》是一部真人和动画相结合的影片,同样被称为动画史上的里程碑。这部影片揽获四项奥斯卡大奖,背后有着上百名的动画制作人员,来自乔治卢卡斯“光魔”特效,同时包含了迪斯尼以及其他知名的工作室的心血结晶。

这部影片中有大量经典的卡通人物登场(40年代几乎所有的动画明星全部登场),结合真人,幕后杰出的动画设计师们通过《谁陷害了兔子罗杰》而衍生了全新的动画技术:用全新的光影技术创造更为逼真的动画以及三维效果;大量的移动镜头以减少乏味的静止环境影像;努力使得卡通与真人在现实世界完美地结合。在此之后便有更多的真人卡通影片纷纷面世,包括刚刚不久上映的《加菲猫》。

单有卓越的技术并不能造就一个电影的成功,在众多优秀动画设计师的汗水背后,一个吸引人的故事情节以及出色的剧本设计都是不可缺少的环节。故事取自1981年加里·沃尔夫笔下的漫画小说《谁给兔子罗杰判了刑》——描述了40年代好莱坞一个“动画城”中的动画角色和真人雇主之间的纠纷,在经过杰弗里·普莱斯等人的精心雕琢之后。《谁陷害了兔子罗杰》凭借精彩的故事以及真人卡通相结合的全新动画形式成为当年的票房大热。关于动画诞生的具体时间,各种各样的说法都有。准确的说,真正意义的动画应该出现在电影的发明之后。而动画的雏形可以远溯到电影诞生之前,只不过它是一种类似于民间杂耍而存在于街头巷边,并不具有现实意义上动画艺术特征和内涵。

工业革命使科技获得了巨大的进步,使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尤其是光学镜头的发明、照像术的产生,使电影的产生具备了技术和物资上的条件。而由照像术的静态图象转变为电影的运动图象,除了技术的因素外,其灵感则完全源自动画的视像残留原理。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动画对于电影的诞生及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反过来,电影技术和电影表现手段的不断发展出新,电影作为艺术的地位的确立和成熟,不仅促成了动画摆脱街头杂耍的命运,更赋予了动画在艺术上全新的意义和内涵。

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透过各种图像形式的记录,已显示出人类潜意识中有表现物体动作和时间的欲望。 19 世纪相继出现并流行的许多视觉玩具,如轮车盘、走马盘、活动视镜、频闪观察器等,这些视觉玩具的基本原理与动画形成的基本原理十分接近,即在能够转动的活动视盘上画上一连串的图像,而当视盘转动起来时,那些呆滞的、无生命的图像便运动起来,形成了早期的动画。这就是说,在电影摄影机发明之前,已有了动画的雏形。

如今,动画这个存在于电影诞生之前的、在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后,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样式而立于艺术的殿堂,它是伴随着电影的诞生、发展而逐步成熟壮大,并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趣味和表现风格。

1 、 “ 电影动画 ” 是在电影的基楚上发展起来的。

动画的发展和电影技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动画的发展离不开电影的发明,而电影的发展同样又离不开摄影技术的发明。没有摄影技术的发明,就没有电影和电影动画繁荣的今天。在讲电影动画片之前,我们还应当了解一下电影和摄影的情况。

据史料记载,早在 1515 年,人类就发现了摄影的原理:达·芬奇摄计的暗匣,首开摄影术之先河。 1822 年,人类拍摄了第一张照片,题名为《餐桌》,照片曝光时间长达 14 个小时。经过不断研究,到 1841 年,曝光时间缩短到 3 分钟,并且发明了快门,但能够拍摄的还只是单张的静止照片。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加州经常举办赛马盛会,当时的州长与他的两个朋友打赌,标的是:马在飞跑时四条腿是否同时离开地面。州长请来移居加州的英国摄影师爱德华·梅勃立奇给飞奔的马拍照 — 这是现实生活对摄影业的飞跃性发展的需要。经过几年的努力,梅勃立奇于 1877 年制造成一种装置:跑马道边,依次排列着 12 架照像机,在马经过的地方,安置着电流接触器,分别控制着 12 架照像机的快门。马踢只要一踩上电流接触器,这 12 架照像机就会依次拍下飞马奔驰的连续镜头,人类的第一个电影镜头就此产生。冲洗出来的照片证实,马在飞奔时四蹄的确是同时离开地面。爱德华·梅勃立奇作为完成世界电影史上一次重大飞跃的首创者,被载入了史册。

电影放映机设备的完善是在 “ 视觉滞留理论 ” 反复实践的基础上逐渐实现的。十七世纪中叶,牛顿首次提出反映在人的视网膜上的形象不会立即消失这一光学现象。 1824 年,英国著名的百科全书的作者彼得·马克·罗吉特发表相关论文,标志着 “ 视觉滞留理论 ” 开始形成。 “ 视觉滞留理论 ” 提出:人的眼睛在观看运动过程中的形象时,每一个形象消失后,仍将在视网膜上滞留大约十分之一秒的时间。假如一些单独的又相互关联的形象快速接连的在人们的眼睛面前移经过,那么由于视觉滞留的作用,大脑就会把这些单独的片段组接成为具有连续性的一个流动系列。在 “ 视觉滞留理论 ” 在的形成过程中,留影盘、魔影镜、断续光镜、频闪观测器相继制作成功。 1834 年,一位叫冯·伍查提斯的奥地利将军尝试着把活动面镜和幻灯组合在一起,形成了放映机的原始形式。 1889 年,爱迪生手下人员狄克逊成功制作了被称之为 “ 西洋镜 ” 的放映机。这种放映机装置安装在箱内,银幕也安装在箱内,电影胶片绕在箱内的一个小滑轮上,有一个小电动机带动滑轮转动,胶片由此投映到银幕上。箱子开有洞口,只能供一位观众用一只眼睛通过孔洞向里观看。 1985 年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在爱迪生 “ 西洋镜 ” 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使之能够把影片放映到远距离的银幕上,供许多人观看。卢米埃尔还为他的发明取了一个崭新的名字 — 电影机。正如巴拉兹所说, “ 电影是唯一可以让我们知道它的诞生日期的艺术 ” 。 1895 年 12 月 28 日晚上 ,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卡普辛路 14 号大咖啡馆的地下室 — 印度沙龙里,正式公映了世界电影史上有记录的第一场电影。共有四部短片:《工厂大门》、《婴儿喝汤》、《火车到站》、《水浇园丁》。

电影从它诞生的第一幕开始,就显示出强烈的逼真性,使观众不由自主地进入到电影的激情之中,以致于当银幕上的火车地向前驶来时,许多观众目瞪口呆,甚至纷纷夺路而逃。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公映活动的成功,使得电影这一新的艺术很快风靡各国。

1896 年 8 月 11 日 ,也就是电影发明后的第二年,电影传入中国。

一年后,也就是 1897 年,法国的光学家兼画家 E ·雷诺根据视觉暂留的原理,绘制了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动画片《一杯可口的啤酒》。十年后,美国人在 1906 年左右生产了世界上第一部真正意义的电影动画片《一张滑稽面孔的幽默姿态》,表现的是一个画家在黑板上做滑稽面孔速写的过程。

作为电影四大片种之一,动画片以绘画或其它造型艺术形式作为人物造型和空间环境造型的主要表现手段,运用夸张、神似及变形的手法,借助于幻想、想象和象征,反映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理想和愿望,是一种具有高度假定性的电影艺术。

在动画片发展的 100 多年中,由于社会、民族和艺术家的不同,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许多风格流派:叙事节奏快、想象力丰富的美国迪斯尼动画学派;有着独特艺术构思、强调个人风格的加拿大动画学派;画面唯美、内容深刻的日本动画学派;意境深远简洁古朴的中国动画学派。此外,还有 “ 南斯拉夫学派 ” 、 “ 苏联学派 ” 等等。

2 、 科技进步为动画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所谓的技术进步除了体现人类的智慧,体现人类对自然对客观规律永无止境的追求和探索外,不外乎达成两个作用,那就是提高效率和降低人的劳动强度。而这恰恰是传统上制动画发展的两个瓶颈。传统动画技术十分繁琐,且制作过程又耗时费力,区区十数分钟的动画,动辄数以千万计的画稿和累月经年的制作周期,以及一般人所望尘莫及的制作装备。常常让人望而却步,知难而退。

二维动画和赛璐珞时代: 1914 年美国人埃尔·赫德发明了透明的赛璐珞胶片,最终使动画电影实现了大规模生产。赛璐珞胶片也称明片、动画片基,是一种以醋酸纤维为原料的透明度很好的薄片。制作时将运动的物体和背景分别绘制在不同的胶片上,然后在专用的摄制台上叠加在一起进行拍摄。这样,同一张背景就可以使用很多幅,每一幅画面只要重画运动的角色,不仅可以减少绘制的工作量,还可以实现透明、景深等不同效果。使用这种分层技术制作出来的动画,被称为“赛璐珞动画”。赛璐珞胶片对于取代动画纸,使画家无须每一格的背景都重复去画,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影片的画质,更重要的是建立了动画片独特的拍摄方式。特别是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动画中的运用,使动画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对于动画人来讲,不仅面临一个新时代观念的更新,同时也面临一个技术转型的挑战。

赛璐珞动画技术也使得制作同真人影片相同长度的动画长片在人力和财力上成为可能。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赛璐珞动画技术已经趋于成熟,有了一套完整的制作流程:动画片的制作基本上都遵循了从剧本—故事板—角色和背景设计—绘制原画—逐幅描线和上色—拍摄—后期制作的步骤。

三维动画和 CG 时代: CG 是( Computer Graphics )的缩写。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建筑、制造行业用来辅助设计的工作站系统上开始了利用三维模型来制作动画演示,这就是 CG 动画的雏形。 1892 年,影片《电子世界争霸战》首次使用了全数字合成的场景, 1995 年,第一部 CG 动画长片《玩具总动员》终于问世。

谁陷害了兔子罗杰的影片评价

 q5d7 复制这段内容后打开百度网盘手机App,操作更方便哦

谁陷害了兔子罗杰

《谁陷害了兔子罗杰》是由罗伯特·泽米基斯执导,鲍勃·霍斯金斯主演,克里斯托弗·洛伊德、凯瑟琳·特纳担任主要配音的喜剧电影,于1988年6月22日在美国上映。

该片改编自格瑞·K·沃尔夫的小说《谁审查了兔子罗杰》,讲述了卡通明星兔子罗杰意外卷入一宗杀人案,为了洗脱嫌疑而与私人侦探埃迪联手追凶的故事。

如果资源不正确,或者版本不正确,欢迎追问

谁陷害了兔子罗杰怎么拍的

鲍勃·霍金斯经典推荐:《谁陷害了兔子罗杰》(1988年)这是一部充满独创精神与发明的影片,它首次将真人与动画结合在一起,著名影星鲍勃·霍金斯和一大群卡通人物搭档在同一个银幕空间演出。

《谁陷害了兔子罗杰》 Who Framed Roger Rabbit 1988 年——真人动画电影的先驱

单有卓越的技术并不能造就一个电影的成功,在众多优秀动画设计师的汗水背后,一个吸引人的故事情节以及出色的剧本设计都是不可缺少的环节。故事取自 1981 年加里·沃尔夫笔下的漫画小说《谁给兔子罗杰判了刑》——描述了 40 年代好莱坞一个“动画城”中的动画角色和真人雇主之间的纠纷,在经过杰弗里·普莱斯等人的精心雕琢之后。《谁陷害了兔子罗杰》凭借精彩的故事以及真人卡通相结合的全新动画形式成为当年的票房大热。

谁陷害了兔子罗杰的幕后制作

在好莱坞进行拍摄的。

谁陷害了兔子罗杰是罗伯特泽米吉斯拍摄的,此作品完美地向40年代的好莱坞致敬,具有强烈的自反色彩。

该影片将二维动画角色融入真人实拍电影,其工作量往往要比一般的动画片繁重得多,形式与内容紧密结合。

新“类型电影”: 真人与卡通相结合

影片《谁陷害了兔子罗杰》根据加里·沃尔夫的同名畅销小说改编,采用黑色侦探片和喜剧片相结合的类型模式,以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好莱坞黄金时期的迪斯尼卡通王国为故事背景,采用八十年代当时最先进的电影科技,将真人和动画形象巧妙地融会在一起,赋予动画电影以新的面貌、新的魅力。

作为一个现代童话,《谁陷害了兔子罗杰》以瑰丽奇幻的色彩和异想天开的创意引人入胜,影片以40年代黄金时期的迪斯尼卡通王国作为故事背景,融合了卡通片、喜剧片和黑色侦探片的元素。作为一部商业片,本片最出色的地方在于采用80年代电影科技的最新手段,将真人与卡通角色巧妙地纠葛融汇到一起,从而赋予卡通电影以新的风貌、新的魅力,创造了卡通电影新的纪。

让真人演员与卡通角色同场表演不是什么新鲜事,而在电脑科技发达的今天更是易如反掌,不过,在当年,当《谁陷害了兔子罗杰》一片横空出世之际.

影片中每一个真人和动画结合的画面,真人和动画的画面质感、光线效果、位置关系,都配合得天衣无缝。另外,影片中还经常出现真人和动画形象身体接触的场景,摄影机能够在真人和动画形象之间灵活自由地运动,这些镜头在以往同类影片中都是极少出现过的,需要非常高的制作技术。

影片中一共有一千多个特技镜头,负责制作的是“工业光魔”公司,它的创办者是曾导演过《星球大战》的著名导演乔治·卢卡斯。为了能够让真人和动画形象的银幕效果一致,为了让摄影机能够灵活运动,加拿大动画设计师理查德·威廉斯借助新的技术手段,发明了光、影、色调多层次转换的摄影系统。每一个真人和动画结合的画面都是由十四个画面合成,这样,兔子罗杰和侦探埃迪才能够携手合作。

影片的制作成本为4500万美元,而当年却创造了1亿7千万美元的票房奇迹,成为当年最卖座的电影之一。影片更被评为1988年美国国家影评委员会十大佳片,1989年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最佳音效、最佳剪辑、特别成就奖。显然,这些都是与它瑰丽奇幻的画面和异想天开的创意密不可分的。

以上就是关于谁陷害了兔子罗杰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更多相关资讯

1988年由斯蒂芬斯皮尔伯格担任制片的《谁陷害了兔子罗杰》是一部真人和动画相结合的影片,同样被称为动画史上的里程碑。这部影片揽获四项奥斯卡大…
查看详情
1988年由斯蒂芬斯皮尔伯格担任制片的《谁陷害了兔子罗杰》是一部真人和动画相结合的影片,同样被称为动画史上的里程碑。这部影片揽获四项奥斯卡大…
查看详情
1988年由斯蒂芬斯皮尔伯格担任制片的《谁陷害了兔子罗杰》是一部真人和动画相结合的影片,同样被称为动画史上的里程碑。这部影片揽获四项奥斯卡大…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推荐游戏
风之谷
风之谷
游戏资讯 10.5M
下载
斗罗大陆3
斗罗大陆3
游戏资讯 566.9M
下载
冠军网球
冠军网球
游戏资讯 148.1M
下载
最佳炮手
最佳炮手
游戏资讯 68.1M
下载
如梦下弦月
如梦下弦月
游戏资讯 840.1M
下载
富甲封神传
富甲封神传
游戏资讯 263.0M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