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冠是指多少岁

发布时间:2024-12-04 17:00:18 来源:君肯网

弱冠是指男子20岁。

弱冠之年,汉语成语,读音是ruò guàn zhī nián,指男子年纪刚到成年的时候。冠指男子二十岁时举行的加冠礼,表示已成年。出自《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

在古代,人们称谓年龄一般都不会直接使用数字,而是用一些文字代替。

襁褓:

指的是刚刚会笑,未满周岁的婴儿。

孩提:

指的是二至三岁的幼儿,也称作“提孩”。

唐代诗人韩愈在《符读书城南》一诗中有“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之句。

髫[tiao]年:

为七岁的儿童,一般指的是女孩,古代儿童尚未长出长头发,短发自然下垂,因此也称作“垂发”。

童龀[chèn]:

总角为八岁的儿童,一般指的是男孩。《说文》记载:“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龀。”“龀”的意思是换牙。

九龄:

即九岁儿童的统称。

黄口之年、幼学之年、外傅之年:

即十岁以下的儿童统称,这个时期到了入学的年龄。

金钗之年:

十二岁女孩,这时的女孩头发可以佩戴金钗。

豆蔻之年、二七之年:

十三、四岁的女孩,豆蔻年华也用来形容少女、处女。

豆蔻为产自岭南的植物,花极美丽。杜牧有诗句:“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弱冠是指多少岁

弱冠指的是男子多少岁?

弱冠指的是男子二十岁。

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礼记·曲礼上》记载,“二十曰弱,冠。”简言之,弱冠是指男子二十岁。唐代《孔颖达·正义》里又有记载,“二十成人,初加冠,体犹未壮,故曰弱也。”大意是说,在古代的时候,那些年满二十岁的男子要参加冠礼,预示自己已经成年。

但是,由于二十岁的男子身体尚未发育强壮,所以称之为“弱冠”,表年少之意。所以,后人就用“弱冠”来指代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纪,“弱冠之年”也成了男子二十岁的代称。冠,帽子,指代成年,不能用于女子。

年龄旧称

1、人初生叫婴儿,不满周岁称襁褓。

2、2至3岁称孩提。

3、男孩7岁称韶年。

4、男孩10岁以下称黄口。

5、男孩13岁至15岁称舞勺之年。

6、男孩15岁至20岁称舞象之年。

7、女孩7岁称髫年。

01

二十岁

弱冠,指男子二十岁,也称加冠,古代男子年至二十便要在宗庙中行加冠的礼数,冠礼由父亲主持,并由指定的贵宾为行冠礼的青年加冠三次,分别代表拥有治人,为国效力,参加祭祀的权力。加冠后,由贵宾向冠者宣读祝辞,并赐上一个与俊士德行相当的美字,使他成为受人尊敬的贵族。

古时候,不论男女都要蓄留长发,等他们长到一定的年龄,要为他们举行一次成人礼的仪式。男行冠礼,就是把头发盘成发髻,就是所说的结发,然后再戴上帽子。古人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指代成年。

《礼记·曲礼上》曰:“(男子)二十曰弱冠。”就是说男子到了二十岁即称“弱冠”。早在周朝,男子二十岁时要行成人礼,其仪式主要是加冠礼,还要加冠三次,表示有权力参与管理、报效国家、参与祭祀。

“初加冠,体犹未壮,故曰弱也。”原来是指体格还不够强壮。在实行加冠礼的时候,男子还要把头发盘起来,做成发髻,因为要戴帽子,由此又产生一个现象:“结发”。当然,“结发”还有指结婚或者妻子的意思。

汉族自古就有成人礼仪,男孩子的叫做“冠礼”,女孩子的叫做“笄礼”。汉文化是礼仪的文化,而冠、笄之礼就是华夏礼仪的起点。为跨入成年的青年男女举行这一仪式,是要提示他们:从此将由家庭中毫无责任的“孺子”转变为正式跨入社会的成年人,只有承担成人的责任、履践美好的德行,才能成为各种合格的社会角色。

以上就是关于弱冠是指多少岁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更多相关资讯

弱冠是指男子20岁。 弱冠之年,汉语成语,读音是ruò guàn zhī nián,指男子年纪刚到成年的时候。冠指男子二十岁时举行的加冠礼,…
查看详情
弱冠是指男子20岁。 弱冠之年,汉语成语,读音是ruò guàn zhī nián,指男子年纪刚到成年的时候。冠指男子二十岁时举行的加冠礼,…
查看详情
弱冠是指男子20岁。 弱冠之年,汉语成语,读音是ruò guàn zhī nián,指男子年纪刚到成年的时候。冠指男子二十岁时举行的加冠礼,…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推荐游戏
风之谷
风之谷
游戏资讯 10.5M
下载
斗罗大陆3
斗罗大陆3
游戏资讯 566.9M
下载
冠军网球
冠军网球
游戏资讯 148.1M
下载
最佳炮手
最佳炮手
游戏资讯 68.1M
下载
如梦下弦月
如梦下弦月
游戏资讯 840.1M
下载
富甲封神传
富甲封神传
游戏资讯 263.0M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