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德兰大海战是怎么回事?

发布时间:2024-12-10 10:01:19 来源:君肯网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1916年5月31日—6月1日,英、德在日德兰半岛附近发生的大海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掌握着制海权的英国舰队对德国实行了严密的海上封锁,使德、奥的军舰长期被围困在波罗的海港内。德国为了突破封锁,扭转被动局面,决定和英圜进行海上决战。5月30日22时许,英国前卫舰队和主力舰队分别从基地出航东驶。31日2时许,德国前卫舰队由亚德湾出航北上,主力舰队随后跟进。当日14时许,双方前卫舰队相遇并发生日德兰海战。不久,德国的“公海舰队”主力和英国主力舰队都赶来参战。经过五六小时的激战,德国察觉英军势力较强,乘夜退回,英国舰队害怕深入地区遭到埋伏,也撤回基地。日德兰海战是整个大战期间最大的一次海战。此后,德奥的海运几乎全部被封锁,英国依然掌握着制海权。

为什么日德兰海战,是一战中规模最大的海战?

1916年的德英日德兰海战德英日德兰海战又称斯卡格拉克海战。这是一战中德国当局为扭转被动局面、把战略重心转到海上,企图彻底消灭英国主力舰队,而与英国展开的一场一战中规模最大的海战。英海军在损失惨重的情况下赢得了战争的胜利,战争也结束了以战列舰为主力舰的海战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凭借其海军优势,对德国实行海上封锁,迫使德国大洋舰队不敢贸然出港。战争初期的被动态势,使德国人最初把赢得战争胜利的希望寄托在具有传统军事实力的陆军身上。德国最高统帅部不得不改变初衷,把战略重心转到海上。为了突破英国的海上封锁,保证德国在海上的行动自由,扭转被动局面,德国统治当局准备在海上寻找机会与英国进行决战。

1916年1月,德国海军任命舍尔海军上将为舰队司令。舍尔一到任,就着手制定对英国舰队实施主动进攻的作战计划,企图彻底消灭英国主力舰队。为实现这一目的,舍尔集中部分战舰,用了4个月的时间,执行偷袭和骚扰英国的计划。5月中旬,舍尔命令希佩尔海军上将率领5艘战列巡洋舰、5艘轻巡洋舰和30艘驱逐舰,组成战役佯动舰队,引诱英国舰队出港。舍尔则亲率大洋舰队主力,隐蔽在佯动舰队之后50海里处,随时准备歼击上钩之敌。另外,一支侦察保障部队,已预先在英国海域和北海海域展开,严密监视英国海军动向。然而,舍尔怎么也没想到,他自以为天衣无缝的作战计划,早就被英国海军截获。

英国海军主力舰队司令约翰·杰利科上将根据掌握的德国海军情报,连夜制定出一个与舍尔如出一辙的作战方案,决定由海军中将贝蒂率领一支前卫舰队,先追击来袭的希佩尔舰队,等舍尔率领的主力前出围歼时,佯败诱敌。杰利科亲率舰队主力,随后跟进,对德国大洋舰队形成合围后聚歼该敌。

5月30日夜,贝蒂率领前卫舰队驶离罗赛思港,这马上就被德国潜艇发现了。而德国放出的“诱饵”也早在英国海军的监视之下。双方都认为敌人已经上钩,两支舰队小心翼翼地相向而行,将军们紧张地注视着海图上对方行动的轨迹,一场空前规模的大海战就在这无声的航行中拉开了帷幕。

5月31日下午,双方前卫舰队在斯卡格拉克海峡附近海域遭遇,英主力舰数量两倍于敌,德国舰队不敢恋战,希佩尔按计划转向东南,向大洋舰队的主力狂奔。贝蒂一见到嘴的肥肉要飞,早把预定任务抛到脑后,不顾一切地猛追,致使威力大速度慢的4艘战列舰掉队10多海里,犯了被英国历史学家们称为“致命的错误”,使英国舰队蒙受巨大损失。在短短几十分钟内,英舰2沉1伤,损失惨重。

当贝蒂发现迎面而来的德军主力时,才发觉上当,即令整个前卫舰队北撤。舍尔见状急令全舰队追击,他哪里知道,自己钓上的“鱼”,也是他人布下的诱饵。在近3小时的追击战中,双方均无建树。18时许,英前卫舰队与主力舰队会合。舍尔也追了上来,杰利科指挥舰队成一路纵队冲向敌舰,切断了德国大洋舰队的后路,双方在落日余辉的映照下展开了激战。18时20分,英国的2艘老式装甲舰被德国的战列巡洋舰击中,一炸一沉;18时33分,1.7万吨的英国第3战列巡洋舰中队旗舰“无敌”号又被德舰击中,当即炸成两段,舰队司令胡德少将连同全体舰员一同沉入海底。但英国舰队的损失并没有影响主力舰队在数量上的优势,加之英舰逐渐抢占了有利的攻击阵位,作战形势马上发生了有利于英国的转化。德舰接连受到打击,希佩尔的旗舰“吕措夫”号和另一艘战列巡洋舰被击中,迫使舍尔放弃原来的计划,企图冲出一条血路,返回基地。但几经冲杀也无法逃脱英国舰队猛烈炮火的轰击,当最后一批舰只从乱军中冲杀出来时,“吕措夫”号已无法继续航行,被迫弃舰沉没。英军虽然连连得手,但面对落荒而逃的德国舰队,小心谨慎的杰利科却因怕碰上德军后撤时布下的水雷,而下令停止追击。20时,一场混战在夜幕中暂停了,双方指挥员开始酝酿新的较量。

杰利科准备天亮在舍尔返回基地的必经航线上彻底消灭德国大洋舰队。舍尔则企图连夜冲出包围,经合恩礁水道返回基地。为此,舍尔把所有能用的驱逐舰都派出去拦截英军主力舰队,掩护大洋舰队突围。整夜里,德军的驱逐舰就像狼群一样,不时地袭击英舰,给英军造成混乱和判断失误,使杰利科摸不清德国舰队在哪个方向。23时30分,大洋舰队和英军担任后卫的驱逐舰遭遇,由此演出了日德兰大海战的最后一幕。双方借助照明弹、探照灯和舰艇中弹的火光进行着漫无目标的射击和冲撞。激战中英国3艘驱逐舰被击沉,德国2艘轻巡洋舰被鱼雷送入了海底。拂晓前,双方在混战中又互有损伤。英国的一艘装甲巡洋舰认敌为友,被4艘德国战列舰一个齐射当即变成一团火球;混乱中一艘英国轻巡洋舰被己方的战列舰拦腰切成两段;德国一艘老式战列舰步履蹒跚地跟在舰队后面,被冲上来的一群英国驱逐舰用鱼雷击沉。舍尔不顾一切地向东逃窜,于6月1日4时许通过合恩礁水道,杰利科因害怕德军布设的水雷,也匆匆打扫战场后返回了斯卡帕弗洛基地。这场空前绝后的战列舰舰队决战,就这样草草收场了。此战,英国舰队虽然比德国舰队损失多了近一倍,但并未伤着筋骨,而且进一步巩固了在北海海域的霸主地位。德国因无法打破英国人的封锁,大洋舰队成了名存实亡的舰队,从此一蹶不振,再也未敢出海作战。

德英日德兰海战对英国人来说是一个悲壮的胜利,其中的教训也是多方面的,但最深刻的莫过于以下三点:一是战略运筹失策。英德两国战略决策者受陈旧军事思想的影响,认为舰队决战是取得制海权最可靠、最简捷的途径。但这场舰队决战使双方决策者认识到,海军作战手段日益丰富,企图通过一次决战实现战争目的已不可能。

二是作战指挥失误。战前,英国海军本来占有客观优势和先机之利,可将计就计,巧打智取,提高作战效益。但由于英军前线指挥员连连失策,使得德军有机会突破封锁,返回基地。从上述情况人们不难看出,正确的作战指挥关键在于审时度势,趋利避害,因势利导、机动灵活地争取战争的胜利。

三是协同配合不力。在这场激烈搏杀、险象横生的大战中,到处都有不和谐的音符。英国舰队出发时,未通知“坎帕尼亚”号航空母舰;战中,德国舰队在侦察情报力量不足,却叫10艘大型“齐柏林”飞艇在基地睡大觉;当英国舰队奋力追杀德国舰队时,主力战列舰却因航速慢而掉队;当舍尔奋力冲出重围,准备施放水雷时,才发现全舰队没带一颗水雷。这充分说明,现代军事技术的发展,需要各种参战力量紧密协调配合,形成整体作战能力。装备先进的战列舰,没有了其他作战力量的密切配合,就成了浮在海上的巨大靶子。

一战前德国借助工业革命国力猛涨,在马汉海权的影响下,海军开始暴兵,成为仅次于英国的世界第二海军强国,对英国的海上霸权提出挑战。一战爆发后两国又互为对手,一场较量在所难免。

不过英国海军优势依然明显,加之作战经验丰富,德国的舰队被压制在威廉港和不来梅港内,不敢轻举妄动。这也与德国的军事策略有关,德国人更相信自己的陆军实力,期望在陆地上击败协约国成员英法俄罗斯等国。德国海军只是负责打游击,袭扰协约国的海上补给线。但是随着陆地上的战争陷入胶着,德国陆军的进攻受挫,陷入非常被动的状态,于是德国人想起了自己的海军,实力也是不错,该是拿来赌一把了。

德国海军也想出出头换换气了,天天被英国军舰堵在港口里,这股气想必德国佬也憋得难受死了。为了突破英国的封锁,德军也一直琢磨怎么破局。

1916年1月,莱茵哈特·舍尔海军上将被德皇任命为德国大洋舰队司令,舍尔有很强的竞争意识,他决心改变目前德海军的不利态势,粉碎英国海军的封锁,制定了一个诱敌佯败,继而围歼敌主力舰队的军事计划。即以少量战列舰和巡洋舰佯动,袭击英国海岸,吸引英国舰队,诱导其进入德国主力舰队的伏击位置消灭英国主力舰队。

但舍尔的军事计划其实早就被英国情报机关侦悉到,英国是怎么知道的呢?这还是盟友俄国人给的情报。一战爆发不久,德国“马格德堡”轻巡洋舰在芬兰湾口搁浅,眼看打捞无望,德国打算炸毁这艘军舰,谁料半路杀出个程咬金,一群俄国军舰突然出现,德国救援军舰势单力薄只能逃跑,没来得及将“马格德堡”轻巡洋舰彻底摧毁。结果俄国人在“马格德堡”残骸里发现宝了,是什么呢?原来是一份德国海军的密码本和旗语手,俄国将其交给英国人。英国人可是搞情报的老手,很轻松地破译了德国海军的无线电密码,密码都知道了,德国海军的行踪部署将瞒不了英国人。

对于舍尔的军事计划,英国人决定将计就计,你不是来引诱我吗,我就接招,你想螳螂捕蝉,我还黄雀在后呢?

史无前例的日德兰大海战以遭遇战开场

1916年5月中旬大战拉开了序幕,舍尔命希佩尔海军上将为“诱饵”舰队司令,率领5艘战列巡洋舰、5艘轻巡洋舰和30艘雷击舰组成的前卫舰队,引诱英国海军舰队。而舍尔则亲率由22艘战列舰、6艘轻巡洋舰和31艘雷击舰组成的强大舰队,在德前卫舰队后50海里处伺机歼敌。德国还有一支令人生畏的狼群部队——潜艇,22艘大型潜艇和小型潜艇也在水底潜伏,空中10艘大型飞艇严阵以待,舍尔可谓做足了功课。

英国人这边也是一样的套路,英军统帅,海军主力舰队司令约翰.杰利科上将根据掌握的情况,决定由海军中将贝蒂率领4艘战列舰、6艘战列巡洋舰、14艘轻巡洋舰和27艘驱逐舰作为先遣舰队,佯装中计,追击德国前卫舰队,并引诱德国主力舰队前来。约翰.杰利科则率庞大的主力舰队在其后尾随,待先遣舰队与德国主力舰队交火后,上去围歼德国主力舰队。

杰利科率领的主力舰队比德国的主力大洋舰队更为庞大,共有24艘战列舰、4艘战列巡洋舰、20艘巡洋舰和50艘驱逐舰,1艘布雷艇,1艘水上飞机母舰,准备围歼德国主力海军。

1916年5月31日,双方的前卫舰队在日德兰半岛合恩礁以北海域接上了火,一场遭遇战打响了。双方都各自向主力舰队报告了发现敌舰队的消息,两军主力也向预定海域集结。德国前卫舰队这边放了几炮就夺命而逃,一点没有将演戏功夫做足的欲望。毕竟英国这支前锋舰队规模实力盖过德国前锋舰队。德国佬想啊,我是来诱敌的,不能演太真了,不然小命玩了不说,任务也给搞砸了。英国前卫舰队司令贝蒂一看乐了,德国这支前卫舰队比起自己的舰队来弱爆了,先吃掉它再说。

贝蒂命令英国舰队穷追猛打德军前卫舰队,然而舰队中的不同军舰,速度是不一样的,英军速度慢的几艘战列舰被落在后面十多海里,被德国舰队两面夹击,两沉一伤。特别是“不屈”号,这次完全屈服了,1000名英国佬被下了饺子,让贝蒂气恼不已,本来信心满满消灭这支德国舰队,反被人家给灭了这么多。随着后面英舰的逐步跟上加入战阵,局势开始向好。

日德兰大海战是怎么回事?

等到德国主力舰队突然现身的时候,贝蒂吓出一身冷汗,终于想起了自己的任务是诱敌深入,再不跑真让德国舰队给包圆了。

正当德军统帅舍尔正得意可以饱餐一顿时,英国的主力舰队也气势汹汹压了上来。杰利科让英国皇家海军主力舰队采用“T”字头战术,24艘战列舰排成一字长蛇阵,切断了德国舰队与本土基地的通道。这24艘战列舰首尾主炮发出的炮火将德国舰队打得抬不起头,德国前卫舰队司令希佩尔的旗舰被打瘫了,其他战舰也不同程度地受损。

德国统帅舍尔认为这样打下去会有全军覆没的危险,立即命令全舰撤退,决定冒险从英主力舰队的尾部打开突破口,不想作战参谋们计算不当,德国大洋舰队反而自己钻进了英国舰队的中央位置,自己找上门来当了靶子。

英国海军巴勒姆号战列舰

要说舍尔应变能力真的很厉害,此刻他下令全舰同时转向西南撤退,施放烟幕和鱼雷扰乱英军的视线,暂时脱离了险境。

海军夜战也疯狂

英军和德国在白天的战斗意犹未尽,到了晚上更加热闹了,一个想突围,一个拼命阻击。为了护卫德大洋舰队安全撤离,德军驱逐舰不时地袭扰英舰,让英国不明虚实。为了看到对方,双方不停打照明弹、探照灯,发现可疑的目标上去就是一顿炮轰,混战中双方各有舰艇沉入海底。战斗极为残酷,因为看不清对方,有时竟然认敌为友,极富喜感。

英军一艘装甲巡洋舰把四艘德国战列舰当成老友,被德舰炮火齐开射成一个火球。德舰的速度很多不如英舰,一艘德国老式战列舰拼命跟在德舰队后跑,也跑不过追上来的一群英国流氓驱逐舰,扔出水雷将他送入了海底。还有一艘英军轻巡洋舰黑暗中慌不择路,被自己一艘战列舰拦腰撞成两截。

尽管是互有伤亡不分胜负,此时德军司令舍尔已无心恋战,他确定打不过英军舰队,只求赶快逃离险境,左冲右突终于杀出来一条生路,拼命向合恩礁水域奔逃。舍尔选择的这条路线可谓用心良苦,也许他早预料到会有这么一天。德军为了防备英军袭击,在合恩礁水域布设了无数水雷,而且没有规则,不知道底细,进得来出不去。当然为了保命,德军还巧妙在这片水域设置了一条秘密水道来逃生。1916年6月1日凌晨3时30分,舍尔指挥舰队安然通过,返回了威廉港。

而英军舰队司令杰利科也深知其中的利害,不敢追击,返回了英军斯卡帕弗洛基地,双方都没有达到消灭对手的目的,悻悻而归。

英军狮级战列巡洋舰

盘点此次大海战,英国舰队损失3艘战列巡洋舰、3艘轻巡洋舰和8艘驱逐舰,战斗吨位达11.5万吨,伤亡6607人,177人被俘(英国官方公布数字)德国舰队共损失了1艘老式战列舰,1艘战列巡洋舰、4艘轻巡洋舰和5艘雷击舰,战斗吨位达6.1万吨,伤亡3058人。相比双方各自都有近百艘以上战舰,这些损失都算不得伤筋动骨。战后攻防态势一切照旧,德国所谓的大洋舰队仍然龟缩在港口里不敢出来,而英国继续强力压制着德国海军,称霸海上无敌手。

战后双方指挥官境遇各不同

一将成名万骨枯,双方伤亡万人,双方各自的指挥官都升官发财了。英军方面指挥官约翰·杰利科,战后不久被任命为第一海军大臣,即海军总参谋长。1919年,他被晋升为海军元帅。值得一提的是,1900年此人参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镇压过义和团,手上沾着我们中国人的鲜血。不过我们也赏给了他一颗子弹,保存在他的肺中一直到死。

英国海军前卫舰队司令贝蒂,此海战后,1916年12月任英国大舰队司令。 1919年,贝蒂晋升海军元帅,获功勋章。1919一1927年,任第一海务大臣。此人同样参加过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镇压义和团运动。在天津作战中手臂两次受伤,可惜我们没有赏给他点什么,哪怕一块弹片呢,便宜他了。

德国指挥官舍尔带领舰队安然返回德国,很快于1916年6月5日晋升为海军上将,同时获颁蓝马克斯勋章。不过此后舍尔的晚年却很不如意,甚至可以用悲催来形容。

首先日德兰海战后,德国上下都不敢冒险出击,舍尔也没有罢休,他将希望寄托在潜艇战上,鼓吹无限制潜艇战。可依然没有收到成效,大洋舰队士气不断下滑。1918年8月8日,舍尔被任命为海军部部长,成为德国海军最高指挥官。他于是又策划了一次对英国舰队的进攻行动,由于基尔港的8万名水兵拒绝送死而起义,此计划又胎死腹中。

军事生涯不得志也就算了,家庭也出现变故,本希望从此过上安静的生活,不料住宅闯进贼人枪杀了他夫人和女佣,女儿也受了伤,让他深受刺激,生活和健康状态受到极大影响,莱茵哈特·舍尔于1928年,卒于马克垂德维茨。

德国前卫舰队司令希佩尔在日德兰海战后接替舍尔出任公海舰队司令,在一战结束前决定孤注一掷让公海舰队与英国舰队大战一场来个了断,引发士兵起义计划流产,不过他退役后安静地度过了晚年。

德兰海战双方打得其实都很绅士,没有进行过多的冒险厮杀,都元气未伤,而且双方都说自己是胜利者,不过这个已经不重要了,最终一战德国输的最惨。英国所属的协约国最终笑到了最后,德国为首的同盟国终于坚持不住,德国海军海上被压制得抬不起头,陆地战争也损失惨重,其希望通过一场海战胜利变被动为主动的希望彻底落空,最后国力不支投降。

以上就是关于日德兰大海战是怎么回事?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更多相关资讯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1916年5月31日—6月1日,英、德在日德兰半岛附近发生的大海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掌握着制海权的英国舰队对德国实行…
查看详情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1916年5月31日—6月1日,英、德在日德兰半岛附近发生的大海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掌握着制海权的英国舰队对德国实行…
查看详情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1916年5月31日—6月1日,英、德在日德兰半岛附近发生的大海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掌握着制海权的英国舰队对德国实行…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推荐游戏
风之谷
风之谷
游戏资讯 10.5M
下载
斗罗大陆3
斗罗大陆3
游戏资讯 566.9M
下载
冠军网球
冠军网球
游戏资讯 148.1M
下载
最佳炮手
最佳炮手
游戏资讯 68.1M
下载
如梦下弦月
如梦下弦月
游戏资讯 840.1M
下载
富甲封神传
富甲封神传
游戏资讯 263.0M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