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从【后到先判】原则。兵粮寸断、乐不思蜀、闪电这三张牌中,哪张延时锦囊后进入判定区的,即在回合开始时优先判定。
案例:3号位反贼给5号位忠臣贴了一个【乐不思蜀】(第一个到),然后4号位反贼回合【闪电】失效进入5号位判定区(第二个到),4位反出牌阶段又给5号位贴了一个【兵粮寸断】(第三个到)。轮到5号位回合,判定3个锦囊的顺序就是321(倒序)——【兵粮寸断】、【闪电】、【乐不思蜀】。
扩展资料:
“兵粮寸断”是由游卡桌游推出的桌上游戏《三国杀》中的一种锦囊牌。使用目标:距离为1的一名其他角色。卡牌效果,出牌阶段,将”兵粮寸断”放置于目标角色判定区里,若判定的结果不为梅花,跳过其摸牌阶段;若判定结果为梅花,则视为没有事发生。
根据规则,【兵粮寸断】所限制的是摸牌阶段,如果中了【兵粮寸断】,摸牌阶段的武将技能则不能发动,包括张辽的【突袭】,孟获的【再起】,鲁肃的【好施】,周瑜的【英姿】,许褚的【裸衣】等。
而一些在准备阶段的武将技能,并不受【兵粮寸断】的影响,例如是先发动甄姬的【洛神】,失败后,才判定【兵粮寸断】。还有在这一阶段的武将技能包括:诸葛亮的【观星】,孙坚的【英魂】等。
另外,黄月英可对任何距离的角色使用【兵粮寸断】(【奇才】:锁定技,你使用任何锦囊无距离限制)。
以及徐晃可以对距离为2的角色使用【兵粮寸断】(【断粮】:你可以将一张黑色非锦囊牌当【兵粮寸断】使用;锁定技,你能对距离为2的角色使用【兵粮寸断】。
三国杀闪电和乐不思蜀先判哪个?
三国杀乐不思蜀的用法如下:
1、出牌阶段,对除自己外的任意一名角色使用,将乐不思蜀横置于该角色的判定区里。
2、乐不思蜀于该角色的判定阶段开始结算,其效果是:该角色进行一次判定,除非判定结果为红桃,否则跳过其出牌阶段。若判定结果为红桃则可以正常摸牌出牌。乐不思蜀在结算后都将被弃置。

三国杀这个游戏,每个角色的回合,都分为四个阶段:判定阶段、摸牌阶段、出牌阶段和弃牌阶段。
跳过出牌阶段,也就意味着直接进入弃牌阶段,然而,因为有摸牌阶段,所以摸的牌不仅没有用出去,甚至还必须弃置!一次性废掉了三个阶段,这就是乐不思蜀!
对高玩来说,他们就算抽到了乐不思蜀,往往也不会直接用——他们会把这张能决定游戏走向的牌留在手里,一直等待。直到出现一个合适的机会,把这张让人绝望的牌,贴在敌人的脑袋上,宣布游戏结束!
那么什么时候是合适的机会呢?场上敌人手中没有无懈可击;敌人的核心手上有一大把牌;有一个敌人残血等等等等,这些都是合适的机会。
三国杀乐不思蜀
在三国杀判定规则中是后到先判,如闪电比乐不思蜀更后放置,则先判断闪电。
相关介绍:
判断技能或效果起到何种作用的动作,执行的方法是亮出牌堆顶的一张牌(称为“判定牌”),等待生效。生效后的判定牌的花色、点数、名称等信息即为此次判定的结果。当判定牌生效后须将之置入弃牌堆。当你执行判定动作时,该判定牌称为“由你进行判定的牌”,简称“你的判定牌”。
扩展资料
使用延时类锦囊牌只需将它置入目标角色的判定区即可,不会立即进行使用结算,而是要到目标角色下回合的判定阶段进行。判定区里有延时类锦囊牌的角色不能再次被选择为同名的延时类锦囊牌的目标。除此之外的锦囊为“非延时类锦囊”。
判定阶段若面前横置着延时类锦囊,必须依次对这些延时类锦囊进行判定。若面前横置有两种或更多的延时类锦囊,从最后一个施加的锦囊开始判定(最早放置的最后判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国杀
三国杀中的乐不思蜀的判定是怎么回事?
三国杀乐不思蜀是一张延时类锦囊卡牌,将乐不思蜀横置于目标角色判定区里,目标角色回合判定阶段,进行判定;若判定结果不为红桃,则游戏跳过目标角色的出牌结算,将乐不思蜀弃置。
使用乐不思蜀时,不可以在乐不思蜀使用时立刻对乐不思蜀使用无懈可击。要对延时锦囊使用无懈可击,必须在被延时类锦囊影响的角色在自己回合的判定阶段翻开判定牌之前使用。依次判定乐不思蜀、兵粮寸断、闪电,都生效,闪电击中濒死,其他两个锦囊受影响,依然需要跳过摸牌及出牌阶段。
乐不思蜀出牌阶段,对除你以外任意一名角色使用。将【乐不思蜀】横置于该角色的判定区里,若判定结果不为红桃,则跳过该角色的出牌阶段。类型:延时类出牌时机:出牌阶段使用目标:除你以外,任意一名角色作用效果:将【乐不思蜀】横置于目标角色判定区里,目标角色回合判定阶段,进行判定;若判定结果不为红桃,则跳过目标角色的出牌阶段。将【乐不思蜀】弃置。其他:如判定结果为红桃,则没有事发生。【乐不思蜀】在结算后都将被弃置。
以上就是关于三国杀的兵粮寸断、乐不思蜀、闪电的判定顺序到底应该是谁先谁后?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