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成语解释]指救人性命功德无量。
[典故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十卷:“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若说报答,就是为利了,岂是老汉的本念!”
译文:救人性命功德无量,如果要说到报答的话,就是为了利益,就不是我的本意了。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劝诫人
[成语结构]联合式
扩展资料:
近义词:功德无量
[成语解释]功德:功业和德行;无量:无法计算。旧时指功劳恩德非常大。现多用来称赞做了好事。
[典故出处]《汉书·丙吉传》:“所以拥全神灵,成育圣躬,功德已无量矣。”

译文:所以保证了孝宣皇帝精神愉快,健康成长,这样是功业和德行无法计算。
[近义词]劳苦功高、广结善缘
[反义词]作恶多端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用来称赞做了好事
[成语结构]偏正式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七级浮屠是什么意思?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的意思是:指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浮屠”这个词实际上是一个佛教术语,也称为“浮图)。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为死去的人造塔,毕竟不如“救人一命”的功德更大,更有意义;其中浮屠指的就是佛塔,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的意思就是救一个人的性命,所获得的功德比建造七级佛塔还要大。”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这句话出自谁口?
浮屠指的就是佛塔,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的意思就是救一个人的性命,所获得的功德比建造七级佛塔还要大。“浮屠”这个词实际上是一个佛教术语,也称为“浮图”。佛教也被称为“浮屠道”,后人简化为“佛”。
浮屠还有另外一个意思,那就是佛塔。在佛教中,建造一座七级宝塔就像供奉一尊100英尺高的佛像,这是会有很大功德的。因此,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这句话就意味着你救人一命,它的功德比你建造一座七层佛塔还要大。只有德高望重的高僧才有资格在死后建造佛塔,这些佛塔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僧塔,另一种是佛塔。一座僧塔只能建七层,也就是七级浮屠。得道高僧死后,才可以享受佛塔的待遇,可以将自己的肉身和舍利一并奉献给佛塔。
浮屠,是印度梵文buddha的音译。它有许多含义,包括释迦牟尼佛、佛陀、佛塔等。由于早期的翻译是音译,所以许多人在看到“屠”这个词时就会联想到屠杀,其实并不是一回事。很多人不知道,“塔”这个字是在隋唐之后才有的。隋唐以前,大家都不叫塔,而是叫浮屠。1981年,陕西省扶风县,因为接连的阴雨天导致法门寺一座明代砖塔一侧倒塌。在查看了遗址后,考古队发现损坏严重,并决定拆除和重建它。1987年,在明代砖塔被完全拆除后,考古队发现有一个地下入口通向塔的最底层。在里面发现了大量的珍宝,阿育王塔就是其中之一。
考古队这时才发现,所谓的“塔”原来是起源于印度,这作阿育王塔就是“塔”的雏形。后来,佛教在印度盛行。到达中国后,印度的浮屠改变了风格以符合习俗,就变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塔。
分类: 艺术 >>诗词歌赋
解析: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浮屠,梵语Stupa的略音,正译为窣堵波,即塔、佛塔,俗称宝塔。佛塔的层次一般为单数,如五、七、九、十三级等,而以七级为最多,故有“七级浮屠”之称。塔原来是用来埋葬圣贤的身骨或藏佛经的,造塔的功德很大。然而,为死去的人造塔,毕竟不如“救人一命”的功德更大,更有意义,故俗语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意在鼓励人们奋不顾身,去援救面临死亡威胁的人。戒律有“止持”与“作持”两个方面。就“不杀生”而言,为“止持”;就“救人命”而言,为“作持”。这就是佛家常说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如《西游记》第八十回:“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快去救他下来,强似取经拜佛。”后亦变作“救人一命,胜吃七年长斋”。如陈登科《活人塘》十八:“大凤子在后边急了,抢上说:‘妈!救人一命,胜吃七年长斋,我去想办法’。”“七年长斋”指长年吃斋修行。(李明权)
以上就是关于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是什么意思?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